博雅居王孝同: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

 

人海信息网山东讯(张春兄、冯爱云) 在中华大地上,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犹如璀璨的星辰,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,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,点亮了民族文化的天空。其中,王孝同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擅长书法、剪纸、葫芦烙画、雕刻等传统艺术,还精通石雕、木雕、吹拉弹唱等技艺,可谓是才艺出众,令人赞叹不已。

王孝同先生,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人,琅琊王氏后人,高级教师,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临沂市书协会员,临沂市葫芦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,首届羲之文艺奖获得者,兰山区老年书画研究会汪沟分会会长,东蒙书画社社长,博雅居主人。在国内书法大赛中,屡获大奖。

 

王孝同先生自幼酷爱书法,擅长篆隶。祥隶,是王祥之先生重点汲取了《毛公鼎》、《张迁碑》、《好大王碑》及汉简帛书等中鼎、汉碑文字的精华,结合当代社会和人们的审美情趣、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创新,形成了一种堂皇大气,浑穆高古,风格独特的书体。祥隶2004年纳入字库,2023年收入《这个书法大字典》。王孝同2018年拜王祥之先生为师,潜心研究祥隶的运笔、结构和章法,逐渐掌握了其精髓。其作品浑厚而不失流动,流动又不失凝涩,如千年古松,万年枯藤。既有隶书的血气,又有简帛的古雅率意,凝聚了金石的质体,又彰显了优美的姿态,可谓古朴优雅,笨拙可爱,极具沉稳静穆、刚柔相济之美,犹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,让人流连忘返。

 

 

 

 

王孝同先生的剪纸艺术,以书法为蓝本,又把二者进行了巧妙结合,既保留了书法原有风格的运笔、用墨、结体的神韵,又准确把握了原书法作品所表达的含义与运笔风格。其美妙之处是既体现了经典诗词书法的韵味,又融入了剪纸艺术的质感,把书法中的“飞白”运笔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,从而赋予了书法作品新的生命和意境。

 

 

王孝同先生酷爱葫芦艺术,几十年潜心研究葫芦雕刻、烙画艺术,2018年5月又到山工艺葫芦艺术非遗培训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造,以优异成绩毕业。其作品集书法、绘画、雕刻、刮白、压花等多项艺术于一体,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。获省市区非遗项目奖多次,临沂市区电视台做过专题报道,《当代教育家》、《临沂日报》、《山东商报》等媒体多次刊登其葫芦作品。

 

此外,王孝同先生在雕刻领域也颇有建树。他精通石雕、木雕等技艺,创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作品。这些作品线条流畅准确、形态栩栩如生、意境幽深高远,或气势磅礴,或小巧玲珑,给人以耳目一新、不媚不俗、拙朴自然、高雅静美的观感。

退休后,王孝同先生拿出多年来的积蓄,打造了460平米个人艺术作品展创室——博雅居,目前接待近千人次前来参观、学习、交流,扩大了影响面,为大力弘扬传统文化,加大非遗宣传力度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妇孺皆知,全民支持非遗传承,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他退而不休,积极配合学校,支持非遗文化进校园,汪沟中心小学每周的社团活动都亲临指导,培养出大批艺术人才。

当然,王孝同先生的才艺远不止于此。他还精通吹拉弹唱等各种民间乐器,还用PVC管自制笛子、箫等乐器。还和村里的音乐爱好者们一起,组建了王家沟乐队,并作词、作曲创作了《王家沟村我的家》村歌,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。

辛勤的付出,带来了硕果累累,2015年9月,临沂市文广新局授予“文化示范户”;2017年4月,临沂市文广新局授予“书香之家”;2018年4月,临沂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、市文广新局授予“书香之家”;2023年6月,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、临沂市曲艺家协会授予“乡村艺站”、“乡村民艺雅集”;2023年8月,临沂市人社局、市农村农业局授予“临沂市鸿雁人才——优秀非遗传承人”;2023年10月,临沂市文化馆、市非遗办授予“临沂市非遗传习驿站汪沟站站长”。 2024年1月29日,临沂市文联“文艺让乡村更美好”文艺驻村计划公布,王家沟村名列其中。

王孝同先生,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民间艺术家。他的平凡在于,他和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一样,扎根于基层,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而他的不平凡在于,他掌握了如此多的艺术技能,成为了民间艺术的一位探索者和传承者。

愿他继续在民间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璀璨星空增添更多的光辉。

 

【责任编辑 冯爱云】

创建时间:2024-02-18